牢记嘱托建新功丨努力给孩子们前进的路照得亮一些 [2022-10-08]
姚育松先生所说,只碰着了一点:墨家要求人人遵守法律。
那么我们怎么做?托古改制,第一,反正古代早就有了,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有了民主的价值理念,这样就不会有人激烈反对。党内推举制一定比党内选举制不好吗?也很难讲。
我们可以很明白看到,习近平、李克强上台以后,用的传统语汇非常多,基本上是儒家的。 林安梧:我大概可以了解你的意思了。林安梧:这是民国以来彻底反传统主义的延续。七、大陆新儒家的未来 枕戈:两年之前,原来我们在大陆从事儒家方面的事业,应该说老百姓是不怎么感冒的,而且尤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,可以说喜欢儒家的人很少,而骂儒家的人更多一点,因为一提到儒家别人就说是封建专制。这就是中国的现状,也可以说是悖论,领导人过于推崇儒家,人家说你独尊,搞专制,领导人不推崇,社会上从学术思想层面关注儒家的人寥寥无几,称得上新儒家的学者,屈指可数。
我想儒家宪政的一个关键点,就是大陆新儒家在与自由主义、新左派等通融后,获得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后,能够在未来的再次立宪中获得制宪权,或者能够主导立宪修宪。儒家是什么?儒家是讲天地人三才,上承天道,中继道统,下接地气。在台湾不是这样的,它不重要,整个社会已经很西化了。
现在时过境迁,也不用回首。 枕戈:新禅让? 林安梧:新的一种禅让方式,因为它是党内推举制。林安梧:谈不上民主社会。儒者,柔也,柔的意思是引导。
枕戈:前阵子,有人问秋风,儒家宪政有什么具体的设计,他说没有。我看了大陆新儒家、港台新儒家的一些对比分析,大陆新儒家的意思是首先要保守中华文明,还要创建自己的制度文明,再嵌入所谓的民主、自由的因子,于是大陆新儒家就更侧重制度儒学,要全方位地创制。
为什么会出现蒋庆的想法?为什么会出现陈明的想法?为什么会出现康晓光的想法?你要美人之美啊,要与人为善啊,这都是很好的思考啊,为什么他们不是新儒家?这种强分为二的做法,这一点,我就觉得不够儒家了。是否可以这么理解,所谓新儒学,就是本土的儒家文明面对西来文明的挑战产生的结果,佛教文明可以算是西来的文明,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当然更是西来的文明,这是两次西方文明对中华本土文明的挑战。我的关注点是儒家更应该做的事情,就是立足社会,移风易俗,做一个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,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好。而在现代社会,仁道对应人权主义,恕道对应宽容主义,义道对应抵抗主义,政道对应新宪政主义,人权主义、宽容主义、抵抗主义和新宪政主义构成了新仁学的四项基本原则。
那么,从现实的角度出发,您觉得新儒家可以植入到现实的一些制度有什么? 林安梧:看着整个大陆的发展,我提了两个具体的想法。陈明跟蒋庆参与民间多一些,我参与民间的可能比他们要更多。林安梧先生谈了近代以来曾左捍卫道统、一代一代书生领军领政的湖湘人文之盛况,并谈及当下台湾的湘水余波——马英九、宋楚瑜、刘兆玄、龙应台等皆为湘人后裔中的翘楚、台湾政界文化界的豪杰,为中华文明在台湾另开生面,确为世所罕见,不禁感慨系之。当时这个观点在媒体引起不小反响。
但西方更强调管理者是如何诞生的。这是解读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一个全新维度。
怀化有个高庙,大概有7800年。 枕戈:有人说大陆现在应该像新加坡学习。
林安梧:一般来讲,研究中国儒学的,就把先秦儒家称为原始儒家,把宋明的儒家称为宋明新儒家,把熊十力、马一浮、梁漱溟、张君励到唐君毅、牟宗三以下的儒家称为当代新儒家。就像孙中山讲的,政府的官员是公仆,那么每个人都是皇帝,老百姓成了天子,所有的读书人都成了国师。人们评价说这是很聪明的。你说到价值观、方法论的问题,西方实践民主的方法也有多种,不一定是普选,普选所造成的种种伤害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。所以君子有三乐,儒家应该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君子,行君子之道,以君子之道来感化人。结果大陆新儒家回过头来反击,这就有点无谓了。
你在云南、贵州等地可以看到傩文化,其实跟整个中国古代的文明是连接在一块的,不是断裂的。当代新儒家,从梁漱溟、熊十力、马一浮、张君励往下谈,最主要是面对民国初年以来五四运动彻底的反传统主义,造成了所谓存在的意义的迷失,为了克服这种存在意义的迷失,开始提出一些新的可能,希望在理论上有所建构。
第一个,我不认得他这个人,我跟他没有交集,就好像一个前辈先生过世了,所以很真诚的说,这对台湾的社会没有任何影响。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来讲,大陆政权也是最稳定的,社会发展最稳定,经济发展也是最稳定的。
因为儒家那个时候还是一个不那么受欢迎的词语,媒体上这么转的话,习近平不默认,可能早就被官方封杀了。至于作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,是要有设计,但是要谨慎一点,不能够说独尊儒家。
目前佛文化在安定社会层面,可能比儒家起着更大的作用。现在来看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其实是一种历史进步表现,宋朝再次融合儒释道为理学(新儒学)作为科举考试的主体思想,当代新儒家能否融合自由主义、左派思想,再次成为现代中国的立国思想? 林安梧:其实原先司马谈《论六家要旨》时,就归本道。而西方现代民主制度,更加重视选举的这个程序本身、权力的合法性本身,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,选举领导人是政治治理体系的第一步嘛。填填词,作作诗,但我不能跟人家说我是古典文学家。
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古代的宪法历史。因为儒家在台湾的力量是分散的,它可能就在一个社区里面、一个社团里面、一个宗教里面。
我们能不能跨出一个新的可能,因为从历朝历代看,儒家都必须依附着政治权力来发展,所谓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,现在能不能跟政治保持恰当的距离,而不是攀附的关系。有人说共产党用社会治理、国家治理用得很好,很有智慧。
一人一票来决定国家大事,章炳麟就不同意,他认为他那一票应该抵过人家几千票。接着,中华文明进一步向沿海乃至港台、海外扩散,才有了今天大陆新儒家与港台新儒家的新格局。
中国现在不能搞普选,那太难。此外,我还更强调现代社会统序的建立。因为这个新儒家是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,而恰恰从曾国藩开始搞新洋务运动,是以西方的工商业文明为着眼点的。所以你说当代新儒家要从曾国藩谈起有点嫌早,我想当代新儒家最主要是去面对近现代西方政治社会的变迁,当然这种变迁从曾国藩已经开始了。
所以这是对整个中华文明的一个重新认识。他提出国体院由孔子后裔、历代圣贤后裔、宗教界人士来担任。
孟子在推行仁政、王道时,我想他不一定要强调我,以后你就要奉我孟老夫子怎么样,也就是说你照着做做看就可以了。再往前追溯到伏羲太昊国,保留着一部宪法文献——《天皇伏羲氏皇策辞》,该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依法一词。
因为受到杜钢建老师的启发,我认为所谓的民之主并非毫无道理,因为西方的民主选举,其实还是一种代议制,人民不可能每个人都来作主、参与政治,还是要通过选举一个代理人来治理国家社会。然后,在社会应该提倡以公民为优先、能跟公民意识配称的一种权利义务的关系。
「小礼物走一走?雪碧可乐来一罐!」
还没有人赞赏,支持一下吧
哇~真是太棒了